环境法动态

佚名 2025-01-21
2021年江西省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120余位专家共议环境资源法律问题

2021年12月19日,江西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在南昌召开了年会。会议期间,展示了众多精彩的学术研讨内容。这些内容吸引了众多环境法领域的专家以及关心本地生态发展的各界人士。江西地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作为长江中下游的要地,其法学研究和法律实施具有深远影响。我国确立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后,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方向日益明确。江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功举办了此次研讨会。

佚名 2025-01-20
2021年第七届全国环境法博士生论坛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探讨环境法典编纂与生态环境法治新发展

2021年9月26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全国环境法博士生论坛。这次活动在环境法学界具有重大意义。论坛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举办形式,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这一点值得特别关注。第一单元主要讨论的是“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的基本理念与模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探讨环境法典各分编的编撰问题。环境法博士论坛有助于学术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并且有助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水平。

佚名 2025-01-2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举办青年科学家分会成立仪式及论坛,推动跨学科研究与产业交流

12月12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正式成立,同时举行了青年环境科学家论坛。这一盛事标志着我国环境科学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众多业内专家和学者汇聚一堂,场面热烈,令人满怀期待。这个分会的目标是强化跨学科研究,对环境研究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成立仪式的举办地颇具象征意义。位于清华环境学院,这里学术气息浓厚。曲久辉院士结合个人经历,指出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关键要素,言辞真挚。

佚名 2025-01-20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现在,全球都在关注环保和持续发展,但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一方面,大家都认识到其重要性,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为了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保。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处理固体废弃物面临挑战。我国在环保与持续发展领域,与世界各国展开了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在经营生产中,都应自觉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出发。面对诸多挑战,我们该如何高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佚名 2025-01-21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3卷:徐祥民主编聚焦环境法律问题,推动法学繁荣

现在,环境问题备受瞩目,《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3卷由徐祥民主编主编,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卷收录了大量研究成果,对环境法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徐祥民,1958年出生,身为学者,他拥有历史学和法学两个博士学位,享有泰山学者的美誉。这部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举办的期刊,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负责组织。这里汇集了若干篇探讨我国环境法律问题的文章。

佚名 2025-01-2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举办中国环境法与治理国际研讨会,庆祝30周年院庆

在全球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情况下,完善环境法律和加强环境治理显得至关重要,如同航海者依赖指南针一般。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举办的这次国际学术论坛备受关注。它不仅是国内外专家交流的场所,也彰显了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不断进步的决心。新环保法实施已满两年,这段时间内关于环境法治和治理的探讨构成了研讨会的核心。我国的环境法治与治理虽取得进展,但面临诸多挑战。

佚名 2025-01-21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与博睿合作推出中国环境法学刊第二期,聚焦国际环境法与湿地恢复

近期,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携手博睿出版社,成功发行了《中国环境法学刊》的第一卷第二期。这一事件值得特别关注,标志着我国环境法学领域又添新成果,得以公之于众。自2017年起,《中国环境法学刊》问世,标志着环境法学领域的一个新起点。该学刊致力于对各国环境法律及政策进行深入探讨。该学刊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与知名国际出版社博睿携手出版。《中国环境法学刊》给环境法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

佚名 2025-01-21
2024年北大环境法前沿论坛:探讨中国环境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环境法学界,众多教授的见解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和明确的研究方向,这无疑是该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关键所在。众多学者也在探索环境法学中共用物理论的未来发展,随着居住环境面临更多挑战,相关的法律也期待得到进一步完善。蔡教授对环境法学中关于共用物理论以及生活环境保护法的未来走向持乐观看法。环境法学科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设立的。未来环境法学的研究应当紧密联系实际。

佚名 2025-01-21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引起了人们的保护意识。这种减少的趋势促使社会各界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问题。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为例,该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进行了明确界定。《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便是其中一例,它在管理架构和规划领域尝试实现了创新突破。

佚名 2025-01-21
贵州大学法学院举办柯坚教授中国环境法学四十年学术讲座

柯坚教授的讲座在中国众多学术研讨中独树一帜。他不仅梳理了我国环境法学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还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此外,讲座还融入了贵州生态建设的案例,其中包含许多引人入胜的细节,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柯坚教授的印象中显现,贵州的环境治理正朝着更加科学的路径前进。同时,这也为中国环境法学的研究贡献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案例。你对我国环境法学在应对国内具体环境难题上的预期有何看法?

第 29 页 / 共 3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