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底,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环保优先策略,确保生态示范县在开发区内顺利实施,开发区设立了环境管理机制。这一行动非常关键,在当前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有助于使开发区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生态需求,并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4月24日,开发区成功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了重要的一步。在监审环节,NQA认证企业对开发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工作表示了认可。2023年1月5日至6日,内审员负责开展了内部审核。
环保部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展开的大气污染防控专项检查已持续两个多月。目前观察,28个检查小组每日仍发现大量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数量并未减少。这表明散乱污企业藏匿得十分隐蔽,因此排查工作亟需加强。自环保部门开展一年来的大规模督查行动,对违法排放污染物、特别是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始终保持着严格的监管态度。环保部还对那些因关闭无污染企业而引发的问题进行了及时通报和批评,目的是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11月25日至29日,第20届国际环境法模拟法庭竞赛东亚地区赛在韩国崇实大学正式开始。来自全球各高校的队伍汇聚一堂,场面既热烈又紧张。我校代表队带着期待和信心加入了比赛,队伍由三位本科生和一位指导老师构成,他们已准备好迎接挑战。东亚地区赛的决赛中,我校队伍与韩国韩东大学队交手。过去三年,我校队伍在东亚赛事中取得了辉煌成绩,囊括了一届冠军和两届亚军,更是成为东亚赛史上唯一连续三年晋级国际总决赛的高校代表队。
自1996年起,国际环境法模拟法庭竞赛正式亮相,该赛事在国际层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每年,都有众多国家和高校积极参与。2013年,第17届竞赛于3月21日至2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史丹森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来自15个国家的20支队伍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成为法学界的一次盛大交流盛会。中国政法大学的校领导及民商经济法学院的负责人都高度重视这场比赛。你对我国政法大学代表队在这次比赛的表现有何评价?
寒假是个极佳的时光,用来沉淀、积累和成长。武汉大学环境法专业的研一党支部和2023级的团组织,他们坚持“党建与团建相融合”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活动,效果显著。寒假临近,环境法硕士一支部和2023级团支部立刻启动应对机制。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在支部内部展开多次交流,最终决定以“促进生态文明法治进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践活动的核心主题。
《杀死一只知更鸟》于1960年问世,是作者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著作,也因此声名鹊起。这部作品当年荣获普利策小说奖,时至今日,已译成四十余种语言,全球销量突破三千万人次。由此可见,该书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读者。这本书探讨了种族歧视、正义和成长等关键议题。他们遭遇的那起种族歧视案例,成为了一个缩影,揭示了种族歧视的荒谬性。《杀死一只知更鸟》不只是部小说。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哪个情节让你印象深刻?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扮演着关键角色,法治构成了其核心支撑。很快,一场以该领域为主题的学术盛会即将登场,我会逐步为大家呈现其中的详细信息。2018年12月8日至9日,北京将举行一场名为“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的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与中国政法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12月9日,环境法学分会还将举行第三届换届大会。活动地点设于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但具体位置尚未公布。
7月11日午后,一场题为“碳汇战略与制度”的研讨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会上,专家们就构建生态系统碳汇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宝贵意见。这些建议对我国应对气候与生态保护挑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多位专家参与了讨论,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林业学会等组织。会上,大家就碳汇战略和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积极为生态碳汇的发展献计献策。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的团队成员进行了多方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