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未申报扩建致废水外溢污染河道,该如何处理?

  • 佚名
  • 2025-09-23

化工厂违法排放污染物,破坏了自然生态,具体触犯了哪些环境保护的法规条例?接下来,针对这个事例进行深入探讨。

违规扩建未申报

这家化工厂于2018年获得了区环保局的环境影响评估许可,在废水处理设施通过验收之后开始正式运营。不过到了2023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盈利能力,它没有向环保部门提交申请,就擅自增加了加工精制氨基苯酚(NAP)的工艺和设备。这种不经申报的扩建做法非常随意,完全无视了环保审批的规定,从而给以后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留下了风险。

污染防治未同步

依照相关规定,处理污染及环境问题的设备,要和主要项目一起规划、一起建造、一起运行。不过,这家化工厂在增添设备时,没有配套更新污染防治设备。在没办妥手续且缺少处理污染设备的情况下就开工了,结果原有的废水处理设备无法应对增加的废水,废水流到外面并直接排入河流,让旁边的河严重被污染了。

拒绝检查阻监管

接到反映后,环保部门前往化工厂实地核查,这属于正常的监督管理行为。但化工厂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阻止环保人员进入制造区域,不肯出示任何扩建项目的文件。这种行为显然是为了躲避检查,想要隐瞒自身的不当操作,很大程度妨碍了环保机构的正常活动。

超标排放危害大

环保部门检测发现,化工厂的排污口排出的物质远远超过了标准要求。这些超出标准的物质进入河流后,会严重损害水中的生态体系,威胁到水中生物的存活,还可能沿着食物网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住在河边的居民日常使用的水和用来灌溉农田的水都可能因此受到污染,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环境上的麻烦。

环境评价缺失

环境评估规定需要对可能波及环境的工程设施等提前展开勘察、预估和审视,制定关于环境效应及治理措施的文件,获得许可方可实施。这家工厂的扩产流程和装置属于可能波及环境的工程,却未依照规定进行环境评估和许可,严重违背了这项规定,导致扩产项目在缺少环保审视的状况下盲目推进。

许可制度违反

许可办法要求,任何可能损害环境的工程,其建设方或运营者必须预先申请,获得许可后才能实施。这家化工厂没有遵守这个规定,在没拿到许可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扩建和生产,这种不遵守法律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环境保护的秩序。

社会各界对于这种违法现象极其严重的化工厂,究竟该施加何种惩戒才能形成有效震慑,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踊跃留言,同时请转发这篇文章并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