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污染事件引关注,监管不力致市民饮用含苯水一周

  • 佚名
  • 2025-04-21

兰州市的水污染情况,让民众对当地的水资源安全感到十分担忧,原本应该合格的饮用水,却出现了苯含量严重偏高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污染爆发

4月10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发现出厂水苯含量不达标。17时,苯含量达到118微克/升,后来还涨到将近200微克/升,最严重时比国家标准高出20倍。这个结果让人很不安,说明市民可能已经喝到了不安全的自来水。

监管之责

环保部门认为,这次事件的发生与兰州市对自来水的管理松懈有直接联系,兰州市方面也承认“管理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从三月份市民感觉到水有异味开始,到四月份水质污染问题显现,管理上似乎出现了脱节。到底是工作上的失误,还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导致含有苯成分的水进入了居民家中。

检测情况

供水公司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副经理闫晓涛表示,4月2日采集样本,4月10日发现苯含量超出标准,这并非定期检测,而是随机抽查的结果。按照规定,106项检测每半年进行一次。3月初的检测结果是合格的,因此下一次检测本应在9月进行。这次发现异常,是因为公司负责省里项目时顺便做了检测才暴露出的问题。

制度拷问

公众对至少连续8日使用含苯自来水表示担忧,促使人们思考相关制度问题。兰州市自来水水质的日常监测具体怎样开展,供水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职责是否清晰。水污染情况由供水企业自行发现,常规水质检测过程是否引入了其他独立组织参与,这些疑问需要尽快得到回应。

检测疑问

三月份有人投诉空气中有怪味,检测数据却达标。这次超标是偶然抽查时发现的,平时检测怎么就不管用了。自来水厂检验自己的水,能不能确保安全,是特殊情况还是经常这样,都值得好好研究。

后续反思

4月14日,兰州举行会议公布相关事项。此类事件提醒大家注意风险。从水源地确定到成品检验,各单位任务要清晰,独立检验工作也要做好。饮用水关系到民众生命安全,怎样确保城市供水无虞,是政府部门和公司必须处理的难题。

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完善城市用水安全的保障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