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我对环境方面的事情关注不多,认为那与我无关。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又看了柴静拍的那几部纪录片,我的想法就变了。

雾霾近在身边
原先我以为雾霾只困在京城,暗自庆幸家乡湖南的空气清朗,没料到朋友提及长沙也起了雾霾,我半信半疑去核实,结果发现长沙的雾霾程度竟高居榜首,这才惊觉,雾霾已不知不觉地逼近,之前那点沾沾自喜的想法实在太天真。
移民引发的偏见
有人讲从澳大利亚迁居过来,说是那边环境更优越,我猜想她是在炫耀,还编造了别的移民缘由,不想散播那种让人消极的言论。我内心深处觉得咱们国家挺不错,无法认同她用环境作为理由的抉择,对她产生了反感。
柴静带来的改变
我观看了柴静主持的影像资料后,才明白朋友的感受。柴静提到,她到海外才察觉到并非每家小饭馆、每个油站都气味难闻,我们早已变得迟钝。我们其实对周边的环境弊端太熟悉了,根本没在意。
明星的舆论困境
一些人对柴静选择在美国生育且评论国内事务的行为表示不满。我能体会她的处境,在2013至2014年间,我在淘宝的自媒体领域略有声望,拥有数千追随者,所做之事总会引来各种议论。知名人士的任何行为都容易被过度解读,从而承受许多不必要的批评。
引发的深入思考
这部纪录片对于治理雾霾的作用尚不明确,不过它促使普通人开始反思。我清楚老家乡村的环境很优越,但为了职业发展还是决定继续待在空气污染较重的长沙,这说明我潜意识里更看重事业机会而非环境质量。
感恩柴静的行动
不论柴静的出发点怎样,我们都该谢谢她。她促使普通人开始关注周围的生态状况,让大家琢磨生活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我们不能再对环境状况漠不关心。
你们当中是否也有过类似我那样对环境议题不够重视的情况?希望大家可以点个赞,并且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共同来关心环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