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怎么量刑?立案标准是什么?一文详解

  • 佚名
  • 2021-06-11

生态平衡受到环境污染的破坏,人的健康也面临威胁。那么,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法律应该如何设定相应的处罚?这无疑是许多人关心的重要议题。

污染环境罪定义

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产生严重后果,这被称作污染环境罪。比如,有些工厂不遵守国家规定,随意排放污染物,结果周边环境受到损害,这样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还降低了人们的居住质量。

该罪行违反了国家相关法规,排放了含有放射性废物、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以及有毒化学品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若进入自然环境,会对土壤、水源、空气等多个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量刑基本规定

依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条文,任何个人若违反国家相关法规,擅自排放、倾倒或处理有害物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同时还有可能被要求缴纳罚金。在2023年,某地一家小型化工厂就因违规排放有毒废水,污染了周围的水源,该厂负责人据此依法被判刑一年,并须支付相应的罚金。

若发生严重后果,当事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支付罚金。以某些大型企业为例,它们长期违法排放污染物,致使众多农田无法耕种,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相关责任人可能会遭受更加严格的惩罚。

立案追诉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共同颁布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60条明确指出,若因某种原因导致公私财产损失超过三十万元,就必须启动立案追诉程序。比如,若某企业违规排放污水,导致周边鱼塘的鱼苗大量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若达到五十万元,就符合了这一立案追诉的条件。

若农田、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占地超五亩,其他农用地超十亩,其他土地超二十亩,其基本功能若已丧失或遭受永久性损害,同样应当启动案件处理程序。以某矿山企业为例,由于过度挖掘,导致周边土地严重沙漠化,已不再适合用于农业生产。

森林与林木相关标准

若森林或其它树木的死亡量超过五十立方米,或者幼树死亡量达到两千五百株,那么必须对责任进行追查。部分不法分子被私欲所驱使,在林区私自排放污染物,导致大量树木死亡,这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木材原本对于林业生产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但树木的凋零不仅扰乱了生态的平衡,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相关情形

一人或多人不幸丧生,三人或多人遭受重伤,十人或多人轻微受伤,亦或是有人重伤伴随五人或多人轻伤,这些情况均被认定为严重后果。曾有一家化工企业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事故导致周边居民出现中毒症状,多人受伤。

这不但给受害者及其亲属带来了深重的痛苦,而且也引发了社会各阶层对污染环境行为的广泛批评。

其他严重后果情况

若传染病发生扩散、引发中毒现象,其危害性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所界定的Ⅲ级及更高等级的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将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立案处理。此外,对于造成公共或私人财产重大损失,或导致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况,同样应当纳入立案调查的范畴。一些化工废料被胡乱抛弃,这造成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极大地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关于环境污染罪的惩罚规定,大家有何见解,以实现更好的威慑作用?若您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赞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