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励青环境法学奖申报工作开启,详情及奖金设置

  • 佚名
  • 2025-01-30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环保事业亟需众多人才投入,励青环境法学奖对年轻环境法学者的成长至关重要。目前,第七届励青环境法学奖的申报活动正在进行,相关的规定和条件有很多,大家需要充分了解。

申报者资格限定

报名截止日期之前,只有加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且年龄未满45岁的会员,才有资格申报奖项。这一规定旨在鼓励和支持年轻学者,希望他们能踊跃参与环境法研究成果的展示。不论来自哪个地区、哪所高校,只要符合条件,青年学者均可参与申报。此举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拓宽奖励的覆盖范围。

申报成果类型及范围

成果种类和申报标准各有不同。比如,多卷本的学术著作需以最后一卷完成时间为准统一申报,评审时主要看重著作的完整性。但丛书不能统一申报,需单独以每本完整的专著进行申报。类似地,同一刊物上以相同标题发表的系列论文可以统一申报,而围绕同一主题但标题不同的系列论文则不能统一申报,申报者需仔细辨别自己的研究成果。

不予受理的成果情况

成果有些是不被接受的。若不符合申报条件,自然无法参与。曾获励青奖一等奖的成员,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此奖,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对同一人给予过多奖励。另外,那些已经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研究成果也不得申请,这样做是为了给那些尚未获得过多荣誉的成果提供展示机会。

奖励成果发表时间

成果的公布时间被设定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内,那些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并符合要求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才有资格申报。这样的时间规定清晰划定了参赛作品的范畴,保证了成果的新鲜度,使得近期的研究成果得以受到重视。

申报材料的提交要求

材料提交需遵循严格规定。须寄送一份《第七届励青环境法学奖申请评审书》的A4纸打印版,同时提交电子版文件。申报论文需寄送论文发表的学术杂志原件,并附上PDF文档或知网链接。若申报专著,则需寄送四份专著原件。整个过程中,务必保证材料齐全且真实无误。各地申报者需按时完成材料准备并寄送。

评审结果与颁奖

依照既定的评审流程进行评估,相关结果计划在七月末通过指定网站对外公布。颁奖盛典将于2021年8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西安市举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期间进行。众多申报者正翘首以盼最终结果,届时西安也将迎来一场环境法学领域的盛事。

阅读至此,你是否对励青环境法学奖的申报产生了浓厚兴趣?若是相关领域的会员或研究者,是否会踊跃参与申报活动?期待你的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