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重地亲历者
我国环境法学研究已有近五十年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机构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镇,也是环境法治建设历史的见证者。在这股时代洪流中,众多学者投身其中。马骧聪研究员的贡献尤为显著,他的卓越成就对环境法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亲眼目睹了其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全过程。
这些研究机构承担着促进我国环境法学成长的使命,马骧聪研究员在其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他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奋斗,为我国环境法学在学术界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学术先驱奠基之路
马骧聪是我国环境法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于1934年出生,2024年离世,这段漫长的时光见证了他对环境法学领域的持续贡献和深远影响。作为一位共产党员,他同时担任法学家、法学编译和法学教育者等多重身份。
他生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等要职,还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他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际上也颇负盛誉。他的名字是中国环境法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期研究探路先锋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对环境法律的研究十分活跃,我国却还处于对此领域一无所知的阶段。为了我国首部《环境保护法》的顺利制定,马骧聪和任允正两位研究员开始积极行动。他们广泛收集了外国的法律资料,并承担了组织翻译美国、苏联、日本等国法律条文的任务。
1979年2月,《外国环境保护法规选编》问世,由我国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我国环境立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通过它,我们得以吸取国外先进的环保法规经验,推动了我国内部独立的环境立法工作。
学术论文首发之功
马骧聪专注于推进我国环保相关立法和环境法学的研究工作。经过一番深入探究,他撰写并成功发表了多篇文章。1979年,他在《法学研究》杂志的第二期上刊登了《环境保护法浅论》,这标志着我国环境法学领域首篇学术论文的诞生;同年,他在《环境保护》杂志的第四期上发表了《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制》一文。
这两篇论文就像星星之火,为中国环境法学研究之路提供了指引。它们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并积极参与其中。这些论文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推动了学科的系统化研究进程。
学界重视与获誉无数
胡乔木,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着重指出环境保护及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性。马骧聪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对环境法律体系的构建贡献卓著,吸引了学术界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其成果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012年,他获得了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授予的“突出贡献的环境资源法专家”荣誉。这个荣誉是对他多年来不懈努力的认可,也彰显了他在环境法学界的杰出地位。
学会贡献不可磨灭
马骧聪是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的重要创建者之一,对该会贡献显著。他曾是研究会首届副会长,并连续担任二至四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到了第五届,他更是荣获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的荣誉。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多个学会的关键职位。
1999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宣告成立。他全程参与了这一历史时刻,亲眼目睹了学会的壮大。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才能,他引领学会开展了众多学术活动,促进了环境法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了学科进步。
马骧聪研究员将毕生心血投入于我国环境法学的推进。他留下的学术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后来环境法学者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我想问问大家,马骧聪研究员在我国环境法学领域有哪些突出的贡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让我们一同缅怀和学习这位卓越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