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聚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公益诉讼立法

  • 佚名
  • 2025-01-21

在学术圈中,关键会议常常是思想交锋的热点,也往往预示着学科发展的新趋势。2024年10月26日到27日,一场题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活动即将在北京举行,届时将呈现众多亮点。

环境法学分会研讨会的重磅性

这次会议并非普通的学术交流活动。它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举办,由中国政法大学的相关部门负责组织、承办和协助。会议地点定在了北京的交流中心地带。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自然引起了众多行业专家的瞩目。与会者超过150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人大、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全国多所高校,显示出参与者来源的广泛性。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与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研究”这一前沿话题。这一议题与环境保护、法治保障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值得深入探讨。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需要各方齐心协力。举办此类学术会议有助于资源的整合,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

阮丽娟教授受邀参会意义

阮丽娟教授受邀参加活动,凸显了她在环境法学界的杰出地位。她的研究成就和学术声望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她来自一所特定的学院,这有助于提升该学院在环境法学领域的知名度。她的加入让会议得以与专家们深入交流,将地方院校的研究特色融入其中,并借鉴其他领域的优秀成果,这对她个人的成长以及学院环境法学学科的建设都大有裨益。

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研究分论坛的状态

分论坛二的主题聚焦于“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研究”,在此平台上,众多研究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该论坛深入探讨了环境公益诉讼立法这一细分领域。与会者们在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使得讨论更加精准。大家共同追踪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尽管规模不大,但这个分论坛对环境法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探讨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阮丽娟教授主题发言内容

阮丽娟教授在演讲中提到,将气候变化影响纳入环评的司法审查十分关键。她认为,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存在共性,这为将气候影响纳入环评提供了理论支撑。尽管行政机关可能因成本上升而犹豫,但司法审查的作用不容忽视。她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剖析。在国际上,相关诉讼案例数量上升,且已有行政机关败诉的先例。在国内,则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包括理论、政治、现实和法律等。此外,她还提出了针对气候变化的诉讼途径——碳环评行政公益诉讼。

阮丽娟教授发言的评价

阮教授的讲话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现场的主持人和评议专家们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这说明阮教授的研究紧跟学术前沿,在理论构建和未来展望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也许还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用的参考。通过阮教授的发言和与其他专家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她的观点为其他研究者带来了新的灵感,对整个研讨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阮丽娟教授当选常务委员

27日,会员大会成功举行,阮丽娟教授成功当选为新一届的常务委员。这一结果充分表明了大家对她的全面能力给予了高度认可。当选为常务委员后,她将承担起更多的学会事务和学术活动的职责。此举也将提升她所在学院在环境法学分会中的地位,对学院与该领域未来交流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阮丽娟教授在会议上的讲话及所获成果,您认为对环保法律领域产生了怎样的促进作用?期待大家能加入讨论,给予积极评价,并广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