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持续高度关注那些遭遇特别困难的残疾人群体,他们的关怀使得众多残疾人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让他们对未来生活抱有满怀的期待。
失去双臂求学路
黄道亮自幼在一场不幸的事故中失去了双臂,但他意志坚强,依靠着惊人的毅力,用脚代替手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他的父亲担心他求学之路可能会遇到阻碍,于是给闽江职业大学写了一封信,详细叙述了他的经历。1990年,黄道亮顺利通过了闽江大学的审核,成为福建省首位无臂大学生。这一成果的背后,不仅体现了黄道亮的毅力与坚持,同时也显现了社会各界对特殊人群教育权益的关注与他们的有力支持。
大学经历受鼓舞
黄道亮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残联的行列。某次会议中,他以残疾人的代表身份发表讲话,未曾料到,现场竟有当时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国家领导人出席,他既感意外又十分欣喜。谈及他在闽大获得特殊录取的经历,黄道亮注意到国家领导人正面带微笑,目光温柔地落在他身上,不时地点头示意。这种和善亲切的态度让黄道亮心中倍感温暖,同时也激励着他继续在帮助残疾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早年关怀暖人心
梁家河村有个叫灵娃的孩子,他的智力有些欠缺。国家领导人对他总是面带微笑。那些曾经一同到农村的知识青年们回忆起来,提到在国家领导人的关照下,灵娃从未受到欺负,一直过得快乐。国家领导人的思想中,残疾人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享有平等的权利。他自小就对这一群体倾注了特别的关怀,这为偏远地区的残疾儿童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心的成长氛围。
从政更重残疾人
在浙江工作的时候,快到春节了,探望困难家庭的计划排得满满当当,不得不稍微调整一下。尽管如此,国家领导人还是特别指出,不能忘记那些残疾人家庭。2017年,他考察时,亲自把米、面、油等必需品送到了王三女家;2022年,在检查冬奥会筹备情况时,他更是亲自到了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他经过反复思考,希望残疾人事业能与国家其他建设保持一致步伐,以便他们能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在从政生涯中,他始终把那些面临特殊困难的群体放在自己的重要位置。
倾听建议促发展
2020年,杨淑亭以残疾人创业者的身份,在长沙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就完善保障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身坐轮椅,全程参与了会议,并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注意。总书记强调,无障碍设施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彰显了对残疾人具体需求的深切关怀。因此,残疾人在求学、求职和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再遭遇诸多阻碍。
鼓励成就梦想多
2014年,在内蒙古的一所福利院中,总书记对聋哑女孩王雅妮进行了勉励,激励她勤奋学习。数年后,她顺利地成为了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北京的会议大厅,总书记搀扶着无臂画家胡林,给予了他鼓励。在总书记的关照下,残疾人群体追求梦想的意志更加坚定。国家领导人曾经强调,即便身有残疾,人们同样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如今,残疾人在各个领域纷纷展露头角,这一现象有力地印证了总书记话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