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博士个人简介:环境法专家,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 佚名
  • 2011-11-01

基本信息

吴宇,江西南昌人,1979年降临人世。他身上有着江西人的鲜明特质。多年来,他勤奋地在学术领域探索,起初在华南农业大学任教,让他初露锋芒;随后,又在武汉大学深造并身居要职,不断取得成就。凭借个人的毅力和努力,他在学术界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人生重要时刻,他与学术结下深厚情谊,穿梭于众多学府,汲取知识,播撒智慧。时光荏苒,他渐渐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教育经历

吴宇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1997年至2001年,他在重庆商学院法学系完成了本科学业,这一经历为他今后在法学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他决定继续深造,2002年至2005年,他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继续攻读,成功获得了硕士学位。

从2007年到2010年,他成功获得了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的博士学位。从本科到博士,他一直保持着严谨和踏实的学风。在法学,尤其是环境法这一专业,他付出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努力。

任教经历

2005年,吴宇踏入华南农业大学法律系,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向学子们讲解法律知识。到了2010年,他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后选择留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他在环境法研究所担任教职,目前是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一名教师。在武汉大学的教学岗位上,他持续成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培育了大量杰出人才。

研究领域

吴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其中,流域管理是他特别关注的领域之一。以长江这样的关键流域为例,他详细研究了管理机构的性质和作用等问题。此外,固体废物管理也是他研究的焦点。在城市垃圾分类政策上,他持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他在环境法律领域有所涉猎,深入分析了环境问题,并从法律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措施。

代表性成果

吴宇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12年,他在《环境保护》杂志上撰文,题为《从制度设计角度深入分析“垃圾围城”现象——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反思与优化》。2008年,同样在该杂志上,他发表了《流域管理亟需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对长江流域管理机构性质与地位的对比性研究》。

2011年,他独立完成了著作《论全球环境法的形成与实现》,并由科学出版社发行。同年,他还担任了《环境法制宣传以案说法系列读本》的副主编一职。该系列读物于2014至2015年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些出版物充分展现了他在学术领域的深厚功底。

主持课题情况

他负责了众多关键的研究工作。2013年,他负责了一个由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支持的青年项目,项目叫做“环境分配正义:应对邻避设施选址争议的法律策略”。回望2010年,他借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开始研究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法律问题。

2011年,我承担了武汉大学一个自选科研项目的重任,项目名为“关于污染场地整治中法律责任归属的研究”。此项目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的专项资助。到了2014年,我又接手了第二个研究课题,题目为“美国大气污染控制法律体系探讨及其对中国借鉴意义的研究”。该课题的经费支持来自美国环境保护协会。

吴宇的研究中,哪部分内容对环保法律的进步贡献最大?希望各位能点个赞,同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